【成语】:破涕为笑
【拼音】:pò tì wéi xiào
【解释】:涕:眼泪。一下子停止了哭泣,露出笑容。形容转悲为喜。
【出处】:晋·刘琨《答卢堪书》:“时复相与举觞对膝,破涕为笑。”
【示例】: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,并且~地说她有逃的办法。 ★巴金《家》二十八
【近义词】:转悲为喜、破颜一笑
【反义词】:泪如泉涌、泣不成声、饮泣吞声
【歇后语】:哭孩子得了个好饼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的表情
【英文】:smile through tears
(破涕为笑,破涕为笑)
犹言转悲为喜。
晋刘琨《答卢谌书》:“时复相与举觞对膝,破涕为笑,排终身之积惨,求数刻之暂欢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顾念奔月姮娥,且虚桂府;投梭织女,犹怅银河。我何人斯,而能永好?兴思及此,辄复破涕为笑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排名较好回:“适纔会见令表叔,才知尊大人已谢宾客,使我不胜伤感。今幸见世兄如此英英玉立,可称嗣续有人,又要破涕为笑。”
巴金《家》二八:“他想,除了逃以外再没有别的路了,便把这个意思告诉她。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,并且破涕为笑地说她有逃的办法。”亦作“破涕成笑”。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阮龙光》:“纵李兄言太刻毒,适足破涕成笑,何须芥蒂。”
是幸灾乐祸。
幸灾乐祸的意思: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很高兴。
拼音[xìng zāi lè huò]
出处:南北朝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;睥睨宫阃;幸灾乐祸;首为逆乱;……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。”
例句:封建社会统治者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,对于劳动人受到的苦难,不仅无动于衷,有时还会幸灾乐祸!
近义词:落井下石。
幸灾乐祸
xìng zāi lè huò
成语解释指人缺乏善意;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。幸:高兴;乐:欢喜。
成语出处南北朝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阃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。”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