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兆堂共有28个姓氏。具体分别列举于下:
1.韦姓:京兆郡。系出豕韦氏。世为夏、商侯伯,子孙以国为氏。汉有韦贤、韦玄成,父子皆为丞相。
2.丰姓:京兆郡。系出姬姓。文王少子封于丰,其后有丰舒,相潞国。
3.史姓:京兆郡。系出史皇氏。仓颉之后史佚,为周太史。汉有史高。
4.康姓:京兆郡。卫康叔之后,以谥为氏。汉有康衡、康穆。
5.米姓:京兆郡。系出西域米国。汉有米楷,宋有米芾。○芾,音费。
6.计姓:京兆郡。系出姒姓。越大夫计倪、计然,越之公族也。
7.宋姓:京兆郡。系出子姓。周武王封纣庶兄微子启于宋,后世子孙,以国为氏。楚有宋玉、宋义。汉有宋昌。 舒:京兆郡。颛顼之后,封于舒,后以国为氏。唐有舒元舆。
8.杜姓:京兆郡。帝尧之后,封于唐,周灭之,处其族于唐、杜之间,居杜者姓杜氏。周有杜伯,晋有杜原款,汉有杜延年。
9.宗姓:京兆郡。周大夫宗伯之后,以官为氏。汉有宗资。
10.羊姓:京兆郡。系出祁氏。晋大夫祁盈之后,封于羊舌,其嗣去舌为羊氏。汉有羊仲,晋有羊祜。
11.於姓:京兆郡。系出有熊氏。黄帝孙封于商於,其后为於氏。
12.家姓:京兆郡。系出姬姓。周孝王子家父之后,世为周卿,姓家氏。宋有家铉翁。
13.段姓:京兆郡。系出李氏。老子孙李宗仕晋,食邑于段干,世为段干氏。魏有段干木,子孙为段氏。又为干氏。晋有段匹磾,唐有段文昌。
14.车姓:京兆郡。系出子车氏。秦公族子车仲行之后为车氏。又汉丞相田千秋,乘车入朝,人号车丞相,因氏焉。
15.全姓:京兆郡。系出泉氏。《周官》泉府掌钱,后改全氏。吴有全琮。
16.郜姓:京兆郡。系出姬姓。文王子封于郜,后以国为氏。
17.黎姓:京兆郡。系出高阳氏颛顼孙北正黎之后,封黎阳为黎国。子孙以国为氏。又有黎丘氏。
18.扶姓:京兆郡。系出巫氏。汉有巫嘉,事高祖,善祷祀,所求辄应。帝以嘉能感召神祇,扶翊汉室,赐姓扶氏。
19.雍姓:京兆郡。系出姞姓。雍纠仕郑,封于雍,以邑为氏。齐有雍巫;汉有雍齿,封什邡侯。姞,音吉。
20.寿姓:京兆郡。系出姬姓。吴王寿梦之后。汉有寿良。
21.扈姓:京兆郡。系出有扈氏。夏有扈国,以国为氏。吴有扈稽。
22.浦姓:京兆郡。晋大夫浦跞之后。
23.别姓:京兆郡。世系未详。古诸侯卿大夫长子,世为宗子;宗子之次子,世为小宗;小宗之次子,为别子。不敢姓祖父之姓,而别为一族之祖,以祖父之官爵字谥,别为姓氏。此别氏之义,但不知其所出耳。
24.夔姓:京兆郡。系出熊氏。楚熊挚之后,封于夔,子孙以国为氏。
25.晁姓:京兆郡。系出姬姓。晁,古作鼌,即朝暮之朝。周景王子朝之后为晁氏。汉有晁错。
26.冷姓:京兆郡。黄帝臣伶伦氏之后,改为冷氏。周有冷州鸠,汉有冷苞。
27.皇甫姓:京兆郡。宋戴公之子名充若,字皇父,子孙以祖字为氏。又周卿士皇父封于向,后亦称皇父氏。父与甫通。汉有皇甫嵩、皇甫规。
28.申屠姓:京兆郡。系出姜姓。四岳之后,始封于申;夏时申侯封弟于屠原,别姓申屠氏。商有申屠狄,汉有申屠嘉。
京兆堂有23个姓氏。
其中比较常见的姓氏有李、杨、王、赵、黄、周、吴、徐、孙、马、朱、胡、郭、何、高、林、余、张、谢、宋、郑、罗、梁、许、曹、韩、冯、邓、曾、彭、萧、田、董、袁、苏、卫、蒋、魏、杜、唐、贾、廖、薛、邹、沈、褚、邱、汪、尤、计、程、毛、蔡、傅、钟、华、金、韦、夏、方、任、陈、蒯、柯、常、黎、桂、贺、倪、龙、鲁、叶、岳、熊、江、顾、苗、凤藤、谭、陆、邝、范、归、浦、庞、翁、石、谷、殷、盛、章、刁、钱、步、聂鄢洪等。
京兆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,人口众多,所以姓氏也非常丰富。据统计,京兆堂地区目前已经记录到了上千个不同的姓氏。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姓氏如李、王、张、刘等,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姓氏如慕容、独孤、欧阳等。每个姓氏都代表着一个家族或者血脉的延续,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。所以说,京兆堂真是一个姓氏繁多的地方啊!
拥有京兆堂这个堂号的姓氏非常多,比如韦姓、杜姓、史姓、车姓、宋姓、宗姓、段姓、舒姓、雍姓、寿姓等等。
京兆是古代对于西安的叫法,汉武帝时期设置京兆尹,与左冯翊、右扶风共同治理长安城。三国时期魏文帝将京兆尹改为京兆郡。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前赵、前秦和后秦、西魏、北周定都长安,在此设置京兆郡。隋唐两代均定都长安,唐高宗永徽四年改名为长安城。
以京兆堂为堂号的姓氏中比较知名的是韦氏,堂号作为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,西汉时期便有关于京兆韦姓名人的记载,京兆韦氏的丞相、书法家、将军等名人辈出,例如西汉父子丞相韦贤、韦玄成,东汉大臣韦著,三国时的韦昭,东晋时期韦熊辅国将军、南北朝时代的韦放名威将军等等。
...